“兒啊,這些年你過得怎么樣?我好想你呀……”昨日中午12時左右,見到失聯了15年的兒子廖凡(化名),59歲的廖老伯泣不成聲。
原來,廖凡從16歲起離開三明建寧老家在外漂泊,靠打零工生活。不久前,他暈倒在鯉城常泰街道一店鋪門口,鯉城公安分局常泰派出所民警撥打120,將其送到醫院搶救。醫生感嘆:“再晚一天送醫院,人就沒了。”之后,民警輾轉聯系到其家人,意外促成了這家人重新團圓。
廖凡被送到醫院搶救 (視頻截圖)
廖凡的哥哥(右)到派出所表達謝意 (王麗虹 攝)
兩通熱心電話 救了他一命
11月7日晚上8時40分,常泰派出所接到轄區一群眾報警稱,其店鋪門口坐著一名男子,看起來很虛弱,要給他一百元,對方也不要。民警趕到現場看到,男子抱著雙膝,頭耷拉在手背上。民警詢問男子的身份及家人信息,對方始終不說話。被問及是哪里人時,他才抬起頭,用微弱的聲音說道:“福建。”當民警嘗試詢問更多信息時,男子突然身子一歪,倒在了地上。
判斷男子可能生病了,民警立即撥打120,并跟隨救護車到醫院。在急診室,醫生經過檢查發現,男子的胃和十二指腸均穿孔,病情嚴重,必須馬上手術,否則有生命危險。
男子病危,需要立即聯系家屬,民警幾經溝通和查找,終于確定了他的身份,并輾轉聯系上其父親。電話中,民警意外得知,廖凡于2007年與家人失聯,至今已有15年。
離家15年 哥哥差點認不出他
廖凡的親哥哥廖升(化名)當晚得知失散多年的弟弟在醫院搶救,立即從洛江趕來??吹降艿艿牡谝谎?,他幾乎認不出來。
“太瘦了,而且眼睛也閉著,一開始沒認出來。后面我仔細觀察,發現眉毛上的那顆痣跟弟弟一樣,就確定了。”廖升告訴記者,弟弟當時病情危重,當晚就做了手術,“隔天人清醒后,我問他想不想爸媽和哥哥,他眼眶馬上就紅了。”
說起弟弟為何與家人失聯,廖升感慨道,一切都與弟弟的性格有關。他的弟弟從小內向、敏感,初二輟學后,跟隨堂舅前往云南學做生意。在云南呆了一年后,2005年的一天,弟弟在沒有告知堂舅的情況下,從云南偷跑回建寧,說不想做生意,想去打工。
“父親當時很生氣,打罵了弟弟一頓,當天他就離家出走,跑到泉州打工了。”廖升回憶,2006年奶奶八十大壽,弟弟回了建寧老家一趟。2007年,表舅在泉州最后一次見到弟弟。是年中秋節,弟弟給家里打電話詢問父母狀況,之后就與家里徹底失聯了。這些年來,家人不曾放棄尋找,一有線索就馬上趕過去核實,但都失望而歸。
牽掛父母 曾多次返鄉偷偷看望
廖凡被送醫時,身上只有幾百元,沒有手機和身份證。“通過溝通,我們才知道,后面幾年沒有身份證無法租房子,他只能靠打點零工生活,平時住在公園、橋下。送醫前,他已經幾天沒怎么吃飯。”廖升說,其實弟弟15年來曾多次回建寧,躲在離家不遠的地方,偷偷看著父母。
找到廖凡的次日,父母就從老家趕到泉州。因為無法進醫院陪護,二老再著急也只能在醫院外等待。昨日中午12時,辦好出院后,他們終于見到了失聯15年的兒子。
當天下午5時許,廖升和親戚帶著鮮花來到常泰派出所,向民警表達一家人的謝意。“如果不是你們的幫助,不知何時才能與弟弟再見面,也許今生都無緣了。”廖升感激地說。(記者 王麗虹 通訊員 黃炳煌)